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但低空經濟與人工智能經濟則必須要加快發展速度才行,經濟形勢要求與技術水平兩者相互作用下,加快兩者發展速度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及實現的可能性的,關鍵是宏觀調控措施要跟上。
從必要性上講,我們的擴投資、促就業、促消費、促收入增長、穩外貿這些政策目標都是可以通過顯著提升低空經濟與人工智能經濟的規模化成型速度這一政策來落到實處的。
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經濟及半導體產業形成“新三樣”,應成為經濟發展引擎,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如何實施宏觀調控就不多說了,但關于人工智能經濟則需要說一下。
對于人工智能經濟得要學會取舍。理論研究與測試不存在“舍”,但具體到應用場景則必須要有取舍。比如說,像蘿卜快跑這種自動駕駛,可以在武漢試驗,但暫時不能在武漢推廣應用,人口規模超過50萬的城市,暫時不宜推廣自動駕駛。“保就業”的優先級大于自動駕駛應用。就業如果成了大問題,人工智能經濟再發達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取舍之道”考慮如下因素:1,優先規劃發展不替代勞動者的人工智能應用。2,優先發展輔助勞動者提高勞動生產率或生活生產質量的人工智能應用。3,當前宏觀調控的重點是應用場景的研究與推廣,逐一研究挖掘項目,逐一推廣,以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活力與創新。比如說,“城市道路巡查幫扶機器人”,“巡查”屬于輔助交警的功能,“幫扶”就是照看街上行走的老人、孩子、殘疾人。這種機器人肯定有需求,但打通需求與供給,則需要政府宏觀調控支持。若仼由市場調節,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