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3月10日,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發布了一封名為《關于對海航股份開展全面運行安全審計的通知》的內部電報。通知指出,今年以來,海航股份共發生5起因飛行機組原因導致的不安全事件,特別是3月3日B737飛機在復飛過程中觸發語音警告事件,暴露出公司在規章落實、生產組織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此次全面運行安全審計將從3月10日持續至4月18日,分為三個階段:
- 全面運行安全審計階段(3月10日-3月29日):中南局將動員部署,明確審計事項,細化安排,抽調骨干力量,排查風險和隱患。
- 公司安全管理反思與自查自糾階段(3月30日-4月10日):海航需開展安全管理反思,組織自查自糾并形成工作報告。中南局和海南監管局將指導公司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辨識。
- 總結提高階段(4月11日-4月18日):全面總結審計成效,分析問題原因,探索建立長效機制。
審計內容
審計內容涵蓋綜合安全、飛行運行和運行控制、適航維修以及新機長資質能力評估四個方面。其中,新機長資質能力評估將重點關注2023年1月1日以來新聘的B737機型機長,總計193人。
此次審計是基于海航近期的安全事件頻發,特別是3月3日的B737飛機復飛事件,暴露出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不足。
海航方面表示,此次審計是例行檢查,并非針對海航,海航的安全運行情況在民航領域一直表現優秀。
2022年8月,民航局曾發布《關于對海航航空集團旗下運輸航空公司開展綜合安全審計的通知》,審計時間為2022年8月8日至9月30日。此次審計的重點是對海航航空集團旗下13家運輸航空公司的高管變動風險管理和保障安全運行的財務能力進行審核。
與2025年的審計相比,2022年的審計范圍更廣,涉及海航航空集團旗下的多家航空公司,而2025年的審計則主要針對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航股份)。此外,2022年的審計背景是海航高管頻繁變動以及經營性壓力向安全方面轉移的風險,而2025年的審計則是由于海航股份今年以來發生了5起因飛行機組原因導致的不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