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揭陽大洋雷達站內交織著莊嚴與溫情。汕頭空管站為安全守護粵東空域19載的雷神雷達舉行退役儀式,這座自2006年啟用的"空中哨兵",為逾百萬架次航空器編織起安全天網。在空管站領導、技術骨干及26名曾在此值守的"雷達守衛者"注視下,設備顯示屏最后一次跳動的光點,定格了這個功勛裝備的榮休時刻。
退役儀式以四重奏的形式翻開記憶長卷:泛黃的歷史照片拼貼出時光膠片,布滿歲月刻痕的機房化身露天博物館,"雷達人故事集"環節中,26位守護者將記憶碎片淬煉成通導人精神火炬。暴雨夜搶修戰、冰封山路上的生命攀登、臺站老黃狗十五年如一日的"編外值守"......這些鐫刻在鋼架天線間的記憶密碼,在故事分享會上被重新編譯為民航精神的源代碼,交織成此起彼伏的笑浪與掌聲。
陳副站長在致辭中動情回顧雷達站員工的堅守歲月:"這座鋼鐵哨兵不僅是粵東天路的守護神,更是空管技術的練兵場。"他特別提及,從風雨巡檢中成長起來的技術骨干們,在全國技能舞臺上屢獲佳績,將雷達站的榮耀鐫刻成行業標桿。
十九年間,大洋雷神雷達猶如一位忠誠的守護者,憑借其精準的“千里眼”,見證揭陽機場及周邊空域從單一航線向繁忙空域的蛻變,也記錄了粵東地區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如今,它已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正式光榮退役。隨著“10、9、8……3、2、1”的倒計時聲在山谷間回蕩,陳副站長拉下雷達機柜的供電空開,這座“千里眼”在眾人的注視下,正式與大家告別。
不久的將來,新一代國產雷達將在大洋雷達站接棒,繼續守護粵東地區的航空安全。正如參與儀式的員工所言:“我們守護的不僅是粵東的天空,更是中國民航自主創新的未來。”此次設備更迭標志著我國民航監視系統國產化進程的重要突破,是中國民航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生動縮影。汕頭空管人已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堅守初心與使命,為粵東航空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續寫新的奮斗篇章!
(文來源:汕頭空管站 謝東穎、溫培煌/陳麒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