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陽機場精裝修四標段項目施工現場
數字化交底、智能綠色建造、裝配式建造……9月30日,中秋國慶假期第二天,在多項技術加持下,200余名施工人員正不停忙碌著,穩步推進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裝飾工程進度。
記者看到,在中建深裝西安咸陽機場精裝修四標段項目的施工現場,有200余名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作業。
木工李茂財是河南人,有著30余年的工作經驗,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他仍然選擇堅守崗位。
“我給家里人打了電話,等項目結束再回家團聚,公司給發了月餅和生活用品,和工友們一起過個節,抓緊趕項目進度,為陜西人民做好貢獻。”李茂財說。
西安咸陽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精裝修項目總工程師董才乾告訴記者,他們在今年7月底進場施工,主要負責精裝修四標段的建設,施工難度主要集中在行李提取大廳鋼平臺的吊頂施工,目前已經克服困難,標段項目進度已達到34%。“因為吊頂吊桿要穿過行李架鋼平臺,又要避開傳送帶等設備,而且作業高度有9米高,一根工字鋼有400多斤,需要5人配合,采用設備吊裝,比較復雜。”
記者了解到,在項目建設中,中建深裝使用自主研發“移動智慧儲能電源”,其超長續航能力、便捷移動的方式強悍的供電性能、安全的作業方式使施工擺脫電纜“束縛”,為施工帶來“無線”可能。同時,助力節能減排,打造綠色低碳施工項目,為實現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
??假日期間,木工李茂財仍堅守崗位
“通過無電化綠色施工、裝配式建造技術應用,可以減少現場臨電搭設和材料損耗,提高施工功效、改善環境質量,也杜絕了火災隱患。”董才乾說,在項目建設中,他們還應用了BIM技術,實現設計、工藝、制造協同,打通從三維設計到工廠及項目的數據交互。
據了解,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門戶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完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需求,全面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更好發揮輻射“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的國際航空樞紐作用。(記者 馬晴茹 杜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