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是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與日本、韓國形成深度合作關系,具有發展基礎優勢。”記者從遼寧代表團了解到,關于將大連定位為“國際性航空樞紐”的建議,將作為全團建議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
該建議詳細分析了大連具備的優勢——
地理區位優勢
大連橫跨黃渤海,是遼寧重要沿海城市、東北地區主要對外門戶、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區域,是連接東北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支點。
交通物流優勢
大連是東北亞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擁有完備的國際化、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開放平臺優勢
自大連設立中國第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國家先后在大連設立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高新區、保稅港區、金普新區、自貿試驗區等多個國家級對外開放先導區及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功能區。
產業合作優勢
大連是日韓對華投資的主要承接地。
貿易往來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日本一直是大連的最大貿易伙伴,韓國是大連第三大貿易伙伴。
科技合作優勢
大連擁有大連理工大學等30所普通高等學校及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100多家市級以上科研院所,兩院院士30人;建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9家,海外創新中心6個。
該建議認為,大連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意義重大。
——增強機場服務能力,引領地方經濟發展。大連市將逐步建成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是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年會)常駐舉辦城市。大連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型石化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品和軟件產業基地、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船舶基地,經濟實力穩步提升。打造大連國際性航空樞紐,有利于增強機場服務能力,引領地方經濟持續發展。
——提升機場服務水平,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大連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是東北亞商貿、金融、旅游和信息中心。“十三五”時期,全市國內旅客年均增長10.74%;海外旅客年均增長3.8%。大連軟件產業銷售收入近千億元,軟件出口額位列全國之首。大連市商貿、會展產業已成為大連經濟重要支柱和地方收入的最主要來源之一,基本具備發展國際旅游、商貿、會展名城的條件。大連將基本建成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新領軍城市,東北地區的技術創新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東北地區的商務會展中心、國際商貿中心和國際旅游名城。
“機場服務水平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礎和條件,打造大連國際性航空樞紐,提升機場服務水平,將有利于改善大連市營商環境,促進大連金融、旅游、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產業的發展。”
——完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需要。大連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我國“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和8個綜合交通樞紐銜接試點城市之一。大連鐵路網由哈大客運專線、哈大鐵路和丹大高速鐵路等線路及其他支線、聯絡線組成;公路網主要由G11(鶴大高速)、G15(沈海高速)等國家高速公路骨干線路和G201、G202、S203等國省干線公路組成;大連港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主樞紐港,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也是東北亞油品轉運中心。
遼寧代表團認為
大型航空樞紐是綜合交通樞紐的核心,也是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大連“面向國際、服務區域、內外銜接、示范引領、經濟驅動”的國際性航空樞紐,增強對外服務功能,有利于形成以機場為核心,集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是落實“提升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支持大連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有效舉措。
遼寧代表團建議
在樞紐機場建設和規劃上,將大連機場確立為面向日韓的國際性航空樞紐,在航權和時刻分配上向大連機場對日航線傾斜,在中日兩國航權談判中,將大連作為我國首個取消中日航權準入限制的試點地區,雙方航空公司可根據市場需要,自行確定大連與日本間各條航線的班次和運力,鼓勵基地航空公司將大連機場設置為對日中轉樞紐,推動大連機場對日樞紐建設。允許航空公司利用民航局管控的時刻資源,申請開通東北腹地航線,鼓勵航空公司將大連機場作為東北腹地中轉樞紐,完善東北腹地航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