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貴港市平南縣上渡鎮大成村村民黃文耀成為當地網紅——他花費數年時間研究飛機,一年前更不惜辭職回家潛心制造,終于將飛機組裝成型,引起當地及周邊群眾的高度關注。那么,這架飛機能飛嗎?
事件
辭職回家潛心造飛機
黃文耀出生于貴港市平南縣上渡鎮大成村,自1997年初中畢業后便到廣東打工,期間一直在工廠車間工作。
多年的流水線工作讓黃文耀感到很枯燥、乏味,他時常躺在出租房里想,這是否是他想要的生活?!拔覒撝厥袄硐?”黃文耀說。
黃文耀從小就喜歡機械、研究電路,加上動手能力很強,家里的電風扇、自行車等都經常被他拆來看看,雖然大多數都拼湊不回來,但卻阻止不了他制造一件玩意“讓大家都贊嘆不已”的決心。
“那就造一架飛機看看!”幾年前,黃文耀冒出這樣一個想法,他認為“試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試機會就為零”。
網上翻資料、查數據、學理論……經過近些年來的摸索,黃文耀認為造飛機的時機已經成熟,2016年10月份,黃文耀決定帶著妻兒、父母以及打工攢下的4萬塊錢,從廣東回平南老家潛心造飛機。然而,這一決定,遭到全家人的反對。
黃文耀的妻子侯坤梅說,他們家經濟條件一般,有兩個年幼的兒子,還有老人要贍養,自己并不同意丈夫造飛機,但最終拗不過丈夫,只好妥協了。
轟動
參觀飛機人數超萬人
10月12日,平南縣上渡鎮大成村村頭二屯,一架長約7.3米,翼展約9米的鋁合金材質飛機停在黃文耀家門口。仔細觀看發現,雖然飛機較為簡陋,但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黃文耀說,這架飛機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從外地定制,通過物流發貨回來,之后他在自家三樓的“飛機制造基地”——一個小房間里,根據零部件進行拼湊、組合,隨后再統一搬到一樓進行最后的拼接,“當時一些零部件體積太大,最后只能用吊機從窗戶處吊下去”。
黃文耀認為,這架飛機起飛高度可達千米以上。為了證實這一理論,他打開飛機機頭的引擎蓋,指著發動機說,這是從飛艇上拆卸下來的發動機,高達49馬力,根據實驗數據表明,一馬力可以拉動10公斤重的機體,而這架飛機僅250公斤重。
為了證明飛機動力足,黃文耀給飛機裝上螺旋槳,隨后鉆進駕駛艙內。隨著螺旋槳由慢及快,現場的發動機聲音越發震耳欲聾,機翼兩邊手臂粗的樹木也被吹得“彎了腰”,現場圍觀的群眾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架飛機現在可是網紅!”鄰居黃居金笑著說道,自從這架飛機造好并在網絡上傳播后,國慶期間不僅附近的市民前來參觀,甚至連藤縣、桂平等地的市民也駕車來看,“因為他們都不相信老百姓也能造飛機”。
隨后,黃居金開玩笑說,要是前來參觀的人都收一塊錢門票,估計黃文耀的這架飛機在國慶期間能給他帶來超過1萬元的收入。
目標
駕飛機飛離地面千米
“這架飛機,終究還是要飛上藍天的?!?0月1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黃文耀說,飛機組裝好后,近期他還要進行一些細節的改良,預計過段時間后會嘗試一次試飛,高度大概離地1000米。
“擔不擔心安全問題?”記者詢問。黃文耀表示“沒問題”。
面對丈夫的信心滿滿,妻子侯坤梅卻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她表示,丈夫第一次造飛機,希望他“能確保安全”。
10月25日,侯坤梅希望丈夫“安全”的愿望得到了實現。25日當天,黃文耀卸下機翼,開著飛機到外面試跑一趟后,就被相關部門約談,并簽署了保證書,保證在沒有獲得批準的情況下,不能試飛。26日,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來到黃文耀家,再次叮囑讓其將飛機擺在家里做模型。
說法
飛機上天需通過審批
到底,一架自制的飛機需要什么條件才能自由飛翔?
據業內人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相關規定,生產組裝飛機,須向民航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及維修許可證;飛機生產出來后,要取得國籍登記證、適航證,才可以投入運營;飛行前,還要申請飛行計劃并獲得批準,“以上條件缺少任何一條,都屬于違法飛行”。
該人士坦言,民間飛機制造者黃文耀精神可嘉,值得鼓勵,與此同時他還提醒,其他有意嘗試制造飛行器的人士應量力而行。他指出,個人假若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及專業技能,那么研發出高端的飛行器也不是沒有可能,但若無相關實力,則建議三思而后行,“一方面他們造出來的飛行器飛起來的可能性小,另一方面也存在飛行安全上的問題”。
夢想
希望繼續研發飛行器
在采訪期間,黃文耀跟記者訴說了他的夢想,希望以后能繼續全身心投入研發各類型的飛行器。
黃文耀說,隨著國民經濟的穩步提高,以后私人飛行器會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他希望繼續研究各類型的飛行器,同時他坦言,目前他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資金問題,他希望自己制造飛機的新聞能引起關注,能有賞識他技術的企業家進行投資。
臨近采訪結束,記者問黃文耀,他是不是一名民間科學家?黃文耀連忙擺手說“不是、不是”。他坦言,他只是復制別人的產品,技術、理念等方面并沒有創新。
“或許,民間夢想家的稱謂更為貼切!”黃文耀笑著說。(來源:《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