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網訊:2016年12月24日,民航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正霖主持召開民航局黨組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提升通用航空服務能力工作方案》。下一步,民航局將印發上述方案并正式實施。
會議指出,通用航空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我國通用航空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航空消費需求差距較大。要緊緊圍繞“讓通用航空器飛起來,讓飛行愛好者熱起來”的發展愿景,深化通用航空改革工作,實現通用航空管理從部門行為向政府行為轉變,從行業行為向社會行為轉變,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為主要改革手段,支持地方政府興辦通用航空業,支持民營資本投資運營通用航空,形成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整體合力。
會議明確,要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創新思維與法治思維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實現到2020年底,建成500個通用機場、運行5000架通用飛機、年飛行200萬小時、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的發展目標,并建立與通用航空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區別于運輸航空的安全監管和市場監管體系,初步建成功能齊全、服務規范、類型廣泛的通用航空服務體系的改革目標。圍繞此目標,要完成以下5項重點任務:一要創新通用航空發展政策。系統修訂法律規章,降低經營性通航企業許可和審定門檻,降低通用航空器引進門檻,啟動通用航空管理系統,提高市場監管效率;對通用航空安全、運營、通用航空機場和通用航空器適航審定實施分類管理,簡化非經營性通用航空登記管理。二要提升通用航空保障能力。完善通用航空機場建設標準,簡化通用機場審批程序;完善財經政策,支持支線機場建設通用航空設施,開展通用航空業務,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建設通用機場,加快固定運營基地、飛行服務站建設,加大氣象服務、導航監視等保障服務的公共投入力度;推廣應用北斗導航、廣播式自動監視等新技術。三要改善通用航空運行環境。簡化飛行計劃申請審批報備程序,建立應急救助飛行計劃審批綠色通道,制定發布目視飛行航空圖,規范公務機及其他通用航空作業使用機場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四要拓展通用航空服務領域,分類推進交通通勤、航空旅游、醫療救護、低空飛行服務等試點工作。五要改進通用航空監管模式,建立支持性通用航空安全監管和市場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