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國航CA106航班從香港起飛,在飛往目的地大連巡航途中出現緊急下降情況。
根據網友提供的圖片,事發當時客艙內氧氣面罩已經脫落。
7月11日中午12:43,航班管家新浪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CA106航班緊急下降、氧氣面罩脫落的原因在于機組欲吸煙,誤關空調組件導致客艙釋壓,機組認為增壓不可控宣布MAYDAY緊急下降。同時,航班管家微博指出,飛機改平后機組發現兩個組件在關位后重新打開,客艙增壓可控后繼續飛往目的地,該博認為旅客氧氣不符合適航條件。
7月11日晚,中國國際航空新浪官方微博發布回應表示,針對此次事件,目前機組正在接受民航局相關部門的調查,并強調,如果調查發現機組存在違章違規行為,公司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對責任人嚴肅處理。
目前航班管家已將相關微博刪除,然而機組吸煙這一說法已被廣大媒體爭相報道,也幾乎被網絡輿論認定為事件真相。
網友評論
事件剛一曝出,就有不少網友表示曾在客艙內聞到煙味:
更有網友或自稱業內人士稱:機組抽煙很常見,可以說是業內潛規則:
也有相當多的網友認為,抽沒抽煙先不說,重點在于誤操作和違規飛行:
更多網友表示,這也太不把認命當回事兒了!旅客抽煙需要坐牢,機組抽煙有什么后果?
據了解,早在2015年6月10日,媒體就曾報道有乘客寫聯名信向國航投訴駕駛艙有人吸煙,當時國航向投訴者回應稱煙味是“飛機受潮起飛時氣流流出”所致”。但這一說法并未被接受。
局方通報
今日,中國民用航空東北地區管理局官網通報了事件最新進展:
航家解答
針對此次事件,航家提醒廣大群眾等待正式調查結果。中國民用航空網航家作者、資深機長陳建國表示,《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R5)于2017年8月29日經交通運輸部部務會討論通過,并在2017年10月10日起實施。其中第121.597條禁止吸煙的規定指出:“任何人不得在按照本規則運行的飛機上吸煙”。
也就是說,在執行R5的飛機上是全面禁煙的。
但是!CCAR-121-R5給了各個承運人(航空公司)2年零4個月的過渡期。2017年8月29日發布,意味著2019年12月29日之前,各航司還可以暫時執行舊版規定。
而對于駕駛艙是否可以吸煙,R4并沒有禁止。
目前,大部分航司還在執行R4,少數通過R5補充審定的公司才執行R5,2020年1月1日起,所有承運人將強制執行CCAR-121-R5。
同時,對于多數網友質疑航班釋壓、氧氣面罩脫落后沒有備降,而是選擇繼續飛往目的地不合理這一情況,另一位航家作者認為,旅客氧氣面罩是化學發生器供氧,一旦觸發無法停止。
通俗來說,如果旅客將脫落的氧氣面罩拉下吸氧,此過程是不可逆的。也許會有人不以為然:不可逆又怎樣呢?
這一次航班客艙釋壓后開啟組件恢復正常,但是,倘若客艙一直處于釋壓狀態,且氧氣耗盡的情況下是不具備適航要求的,飛機應返航或備降附近機場。
另外,機組在已經發出MAYDAY信號后重新爬升至巡航高度這一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僅是違規違法行為,而且干擾了航路的正常運行,如果調度不及時,將可能威脅其他航班安全。
在正式調查結果公布前,每一種說法都是猜想。無論何種猜想,大家最關心的仍是乘坐飛機出行是否安全。飛行固然辛苦,但是安全第一,終究是我們需要堅守的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