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香港,你想到的是什么呢?
是1997年香港回歸、“一國兩制”?
是張國榮、成龍、周星馳?
是維多利亞港、繁華的街道、購物天堂?
還是避風塘炒蟹、聰明小熊曲奇、蝦餃魚蛋?
對于我們民航人而言,香港是繁忙的飛機進出港大都市。
而最近,有一條重磅消息從“高鐵圈”炸到“民航圈”。
沒錯!2天之后(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正式開通。屆時,從香港西九龍站開出的列車將直達內地44個站點。
據悉,香港西九龍站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鐵路站之一。
來一張概念圖感受下:
也就是說,以后去香港,不但可以乘坐飛機,還可以坐高鐵,民航和高鐵的聯系日益緊密了呢。
接下來的內容,小編整理了這些信息:
- 高鐵直達站點、時長和票價
- 內地相對應直飛香港城市、時長和機票價格
- 西九龍站入港流程
- 專家學者對于廣深港高鐵是否會影響民航的看法
一起來看看吧!
一、廣深港高鐵都有哪些站點?得多長時間到啊?
上文提到,23日香港段高鐵會通往內地44個站點,按照距離遠近可分為短途站點和長途站點。
短途站點有6個,位于廣深港客運專線上,分別是福田、深圳北、光明城、虎門、慶盛和廣州南。
長途站點有38個,分別位于沿京廣客運專線、滬昆客運專線、貴廣客運專線和杭福深客運專線。
京廣客運專線: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株洲西、衡陽東、郴州西及韶關。
滬昆客運專線:上海、杭州、金華、上饒、昆明及南昌。
貴廣客運專線:貴陽、桂林。
杭福深客運專線:福州、莆田、泉州、廈門、廈門北、漳州、角美、漳浦、云霄、詔安、饒平、汕頭、潮陽、普寧、葵潭、陸豐、汕尾、鲘門、惠東、惠州南、深圳坪山。
目前南寧、重慶、成都、西安和南京暫時沒有被列入初期運營通達城市,身在此地的小伙伴需要等一等啦。
小編私以為,短途的時長和部分長途站點的時長都在可接受范圍,比如5小時以內,不知你們會選擇乘坐5小時以上的高鐵嗎?
二、大家最關心的票價
以下是高鐵西九龍站至各短途站點及長途站點二等座公布票價及換算港幣票價一覽。看過幾個長途站點的票價,小編摸了摸干癟的荷包,這樣的定價大家覺得怎么樣?
三、那機票呢?
瀏覽了高鐵的乘坐時長和票價,我們再來看看國內主要城市飛往香港的直達航線所需時長以及機票價格,由于各航空公司機票定價不同,且影響機票價格的因素較多(如節假日出行、出行時間是清晨還是傍晚),小編選取了兩個參考值,一個是節假日(10月1日)出行機票價格,一個是日常出行機票價格(10月15日),價格查詢時間為今天(9月21日)上午。
內地主要城市飛機與高鐵出行時間對比如下:
四、“一地兩檢”
1.購票
和普通高鐵售票方式一樣,乘車的旅客可通過西九龍站人工售票處、自動售票機、本地旅行社代理、電話熱線、網上購票等5個途徑購票。
小編進入12306查詢發現,已經可以網絡買票啦。
乘客購票時除了可用現金、信用卡和八達通支付外,還可使用多種電子支付方式。
目前確定可利用電子支付方式有蘋果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谷歌支付及三星支付,將來若有適合香港使用的付款方式,也會考慮采用。
同時,西九龍站會設五個柜臺,大家也可以到柜臺買內地段的車票,不過要交10到30港幣不等的手續費。
2. “一地兩檢”
以前往返深圳與香港大多采用兩地兩檢——在深圳過深圳的關,在香港過香港的關,兩個城市各檢各的。
現在香港高鐵通過“一地兩檢”議案,在深圳或香港一次性完成“出境內地-入境香港”或者“出境香港-入境內地”的流程。
一張圖了解乘客出入境:
五、專家說
以往內地乘客都是“飛”去香港,現在香港西九龍站即將正式運行,對民航圈會產生什么影響呢?我們來聽聽航家作者和專業人士怎么說。
航家作者郭才森認為,高鐵對民航的影響,可分為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要分析香港高鐵對民航的替代能力,需要考慮以下3個因素。
(1)高鐵運輸時間和運輸長度
考慮運輸時間時,旅客更看重的是高鐵的實際運輸時間,而不是高鐵與航空運輸的時間差異,因為高鐵運輸時間反映了高鐵的便捷程度。通常說來,距離越遠,高鐵對民航的競爭力越低。
一些學者研究了京廣、京滬高鐵的影響數據,發現我國民航與高鐵重合線路上,高鐵對民航的影響大呈現這樣的特征:
在高鐵運行時間1小時30分鐘以內,民航市場基本喪失殆盡,除非是高流量的商務市場,還能保持最多30%的市場;
在3小時30分鐘左右的運行時間內,對于商務航線,民航市場可能最高維持到65%左右的份額,但在旅游休閑為主的線路上,則至多只能維持到30%左右的份額。
但在5小時左右,甚至是以上的航線,相比較出現的影響會主要表現在票價水平的下滑方面,約在10%左右。
所以小編斗膽猜測,是不是京港、滬港長途高鐵,相比穗(廣州)港、福港等相對短途高鐵來說,對民航的競爭力會更低一些呢?
(2)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是指不同細分市場在總體市場中的比例關系。市場結構不同,高鐵對航空運輸的替代關系也不同。
自費旅客對價格敏感,對時間不是很敏感,公費旅客對價格不太敏感,對時間更敏感。
旅游城市,自費旅客的比例較大;經濟、政治中心,公費旅客的比例較大。
經濟發達城市,自費旅客較高,經濟不發達城市,公費旅客比例較高等。
(3)票價水平
相對高鐵運輸來講,航空運輸的票價更靈活,在一定范圍內,能充分利用價格工具,調整票價水平,提高競爭力。
收入效應是指隨著高鐵網絡的發達,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更高,居民有更高的收入,導致航空運輸需求有較大的提高。
高鐵對民航的收入效應并不是單一的競爭與沖擊,高鐵運輸的發展,降了的社會運行成本,提高了社會經濟效率,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居民的閑暇消費需求和對航空運輸的支付能力,航空運輸需求增加。
在高鐵網絡發達后,可以激發部分低水平的消費者采用高鐵和航空相結合的方式出行、旅游,提升航空運輸需求。
高鐵對民航的收入效應雖然不易觀察到,但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從一定程度上講,比替代效應的影響還要大。這種影響是長期的,它通過民航整體的需求增長體現出來。
除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航家郭才森還提出結構誘變效應,具體包括旅客市場結構誘變和航空公司網絡結構誘變。
航空公司網絡結構誘變效應是指,為應對高鐵對民航的替代效應,公司取消或者減少替代效應影響大的短程航線航班數量,增加中遠程航線的航班數量,開飛新的中遠程航線,將飛機運力調往其他基地,必要時設置新的運行基地或者分公司。航空公司要根據高鐵建設規劃與運營的情況,預測并動態觀察市場結構的變化,科學預測,提前做好網絡調整計劃,及時調整自己的網絡結構,使航班安排能與市場需求動態匹配,提升經濟效益。
航家作者李淵認為,高鐵不會成為擊敗航空的替代品,而會成為促進航空發展的鯰魚。
民航的基礎運價標準還屬于政府管制,無論是漲幅還是漲價航線的數量都有限,而且各航空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客座率也只能隨行就市。國內承運旅客最多的南航,2017年的國內客公里收益水平僅有10年前的76.8%,而全國CPI的同期漲幅則是22.0%。但也正是這樣的票價水平,讓旅客人數增幅迅猛,超過了同期運力的增長。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航空公司基本找到了應對高鐵投入運營的策略:一是棄短取長,削減和高鐵直接競爭的短途航班,將寶貴的運力和時刻投入到更長的航線上;二是逆向提價,瞄準價格不敏感的商務客和國際中轉客,提高短途航班運價以及公務艙運價;三是化敵為友,嘗試與高鐵進行空鐵聯運合作。
航家作者韓濤直接指出,香港通往內地高鐵的開通對內地到香港的直飛航班有一定的沖擊,其中,對穗港航班影響會比較大,原因在于短途高鐵乘坐時長短,站點分布較均勻,乘車較為方便。
高鐵的開通對華南地區廣東省和廣西省、中南地區湖北省和湖南省、華東地區福建省出境旅客有分流作用。從前文表格可以看出,除短途站點外,包括上述省市的沿途站點乘坐高鐵時長中等,高鐵票價適中,因此對諸如長沙-香港、武漢-香港、廈門-香港和桂林-香港等直飛航線可能會產生沖擊。
而京港線、滬港線高鐵一些遠途路線由于乘坐時間長,票價相對較高而影響不會很大。
小編有個疑問,既然高鐵的開通對某些直飛航線、短途航線產生影響,那么航空公司的收益會因此受到影響嗎?如果有影響的話,會不會體現在旅客身上呢,比如將其他航線票價提高?
航家作者韓濤表示,航空公司的收益會因此受到影響,但是不一定會立刻體現在其他航線上,還是需要看航空公司對此的運營和調配政策。
開銳公司朱倩儀認為廣深港高鐵的開通對于民航企業來說并沒有這么可怕。根據SAT模型將與香港高鐵通車的城市分為1小時飛行圈/2小時鐵路交通內、2小時飛行圈/4小時鐵路交通內、2小時飛行圈/4小時鐵路交通外3個區域,并分別對區域內主要的航空通航城市進行分析。
其中,1小時飛行圈/2小時鐵路交通內,廣深港高鐵帶來的便利對廣州機場和深圳機場帶來的不僅僅是威脅,也有可能是更大的機遇。在廣深港高鐵開通后,國內游客飛往廣深后轉乘高鐵前往香港,或香港市民乘坐高鐵抵達廣深飛向全國各地,有可能都會變成常態。不過,這是需要建立在廣州、深圳進一步推進空鐵聯運的前提下。另外,在該區域內廈門機場的香港航線受到的沖擊最大,未來廈門-香港航線或許會面臨航班縮減或者票價下降的風險。
2小時飛行圈/4小時鐵路交通內,以福州市為例,高鐵和航空的旅行時間差距更大,高鐵的開通對該航線上的商務旅客等時間敏感的游客影響不大,但是很可能會分流一部分價格敏感的旅客。
2小時飛行圈/4小時鐵路交通外,北京、上海、杭州三個城市到香港的高鐵行車時間是航空飛行時間的兩倍,而價格也在千元左右,沒有明顯的優勢,旅客甚至往往能買到更便宜的飛機票,因此預測高鐵通行對這三個城市到香港的航線影響很小。
結語
還有不到兩天,香港西九龍站將正式營業通車。
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將高度一體化,高鐵樞紐將與空港樞紐、港口樞紐一同構筑起海陸空全方位立體交通網絡。
香江將離我們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