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由長春市與中科院自動化所產業化公司中科紫東太初聯合打造的,國內首個低空行業大模型“紫東長空”在長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長春發布供圖)
低空經濟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迅速迎來了發展熱潮。長春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吉林省發展低空經濟戰略部署,發布《長春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構建了以凈月高新區為核心的“一核心、三基地、四支點、一走廊”的產業空間格局,力爭在低空經濟領域實現“飛得好”“用得好”“發展好”戰略目標。
“紫東長空”低空大模型,是把人工智能在數據融合、產業應用、綜合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應用于低空經濟領域,通過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加速未來產業的形成與集聚,招引更多優質的高科技企業、人才、項目落位。
此次發布的“紫東長空”低空大模型,融合了“紫東太初3.0”多模態大模型的混合專家模型架構與深度推理能力,并針對國產化算力平臺進行了深度優化,面向低空經濟行業具備更加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的服務能力。
作為全國首個低空經濟大模型,“紫東長空”低空大模型將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應用于低空經濟領域,是長春市響應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對于長春市加快發展壯大“3轉4強7新” 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春市作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城市,在低空經濟方面率先將低空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支撐低空經濟新型業務的探索和落地,包括低空出行、低空物流、低空預測、低空城市管理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通過產業新賽道的打造和先進技術的加持,對于產業鏈上游企業,能為技術研發創新助力,擴大市場需求,增強產業協同性;對下游企業而言,則有助于提升運營效率、拓展應用場景和降低成本。同時,還會加速長春市形成未來產業集聚效應,帶動人工智能領域、無人機設計及制造領域、智慧物流領域、新興服務業領域等企業入駐并吸引投資和全國的優秀人才來到長春市,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形成更加濃厚的科教研發氛圍,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