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發動研所專職總師單曉明認為,低空立體交通管理和低空安全管理體系的改革迫在眉睫。
單曉明表示,作為新質生產力和新興產業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但截至目前,低空經濟發展的必要資源——空域仍無法完全得到保障。同時,城市的低空立體交通無法簡單“復制”現有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另外,低空安全管理隱患較大,“非法改裝”無人機的“黑飛”對國家安全、民航飛行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危害。因此,單曉明認為,低空立體交通管理和低空安全管理體系的改革迫在眉睫。
她建議,由中央空管委牽頭,空軍、交通運輸部、民航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配合,將低空立體交通按行政區域授權地方政府管理。可選擇低空空域管理基礎較好的省份,如湖南省試點授權地方政府管理低空空域,并選擇地級市先行試點,積累經驗后再推廣至全國其他省份。
具體來看,空域管理方面,在四川、湖南等具備成熟經驗的省份,試點授權地方政府管理低空空域。低空立體交通管理方面,明確試點城市地方政府作為低空立體交通安全責任的主體,授權其統一負責低空交通管理職責。
同時,建立智能化立體交通管理系統,逐步完善低空立體交通規則。低空立體交通安全事故責任認定、無人機登記以及駕駛員管理職責交給交通警察部門,并接受公安、民航雙重管理。在低空安全管理方面,將試點城市低空安全交由公安部門統一管理。由公安部牽頭,民航局、地方政府配合,建立國家飛行動態威脅評估以及無人機反制平臺,實現無人機風險分級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