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盤點:中國民航維修業十大事件 機務維修頭條 航家文章 21年4月29日 編輯 中國民用航空網 取消關注 關注 私信 (郭志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期已落下帷幕,“十四五”揚帆起航。在過去的五年間,我國民航維修業隨著航空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由于飛機維修具有集中度高的產業特點,以國東南海四大航為母公司的機務維修板塊,成為我國民航維修業的主力軍。然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民航維修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嚴重沖擊,從2020年前三季度的情況看,我國各主要MRO企業在營收和利潤兩個方面都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全行業虧損的局面幾乎已成定局。黑天鵝事件為行業發展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2021年已經來臨,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維修業十個方面的大事件: 一、載旗航機務資源整合 十三五期間,國航機務維修資源進行整合。我國首家中外合資成立的民航維修企業——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通過股權重組,與國航技術分公司(ACT)合并組建新的Ameco,逐步成為我國綜合能力一流的飛機維修企業。新公司以北京為總部,在成都、重慶、杭州、天津、呼和浩特、上海、武漢、貴陽、廣州、溫州等地設立分公司,在國內外擁有200多個維修站點,提供機隊包修服務,以及航線維護、飛機大修和噴漆、反推和進氣道大修、發動機大修、APU大修、附件大修、起落架大修、公務機改裝和維修、工程和資產技術服務、教育和培訓、計量檢測等方面的綜合服務,幾乎滿足目前市場上全部干線運營機型各個維修級別的停場維修需求,其維修產品譜系更加豐富,這家擁有六十多年發展歷史(從前身101廠算起)的老牌企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大興國際機場機務建設 2019年09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開啟了我國民航發展的新紀元。十三五期間,東航確立“北京上海”雙樞紐戰略,作為主基地航空公司,東航在大興國際機場完成了機務維修區一期工程建設,建成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的單體維修機庫,擁有2個寬體機或3個窄體機機位,保障機型覆蓋波音、空客全部主流機型,保障能力達到日接送航班300班以上。與此同時,南航在大興國際機場建成了亞洲跨度最大的單體機庫,跨度達405米,維修大廳高40米,可同時容納2架空客A380、3架波音B777及3架窄體機,或同時容納12架空客A320系列窄體客機,預計到2025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飛機超過200架,日起降航班超過900班次。大興機場的機務建設將為世界級國際樞紐機場的安全運行提供堅實的保障基礎。 三、“多證合一”維修許可證 2019年05月,民航局向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頒發首張“多證合一”維修許可證。這是我國民航維修業管理和監管方式上的重大變革,破解了維修企業跨地區管理的關鍵難題,對維修企業實現統一管理、優化布局、資源共享、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進維修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行業監管創新的標志性事件。08月,東航技術公司獲得“十證合一”維修許可證,東航成為首家獲批大興國際機場航線維修能力許可的航空公司。 四、航材共享平臺上線 十三五期間,中國航空器材有限責任公司暨航材共享平臺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航材平臺公司是在原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基礎上,由南航集團、中航集團、東航集團、中國航材及中國國新共同改組設立。航材共享平臺的搭建,有利于通過專業化管理提高航材保障效率,有利于整合資源,增強我國對飛機及備件廠商的議價能力,提升中國民航市場地位與話語權,保障我國民航事業健康發展。2019年,中國航材通用航空器材共享平臺成立,實現資源共享,加大保障力度,構建航材互援體系,為通用航空企業提供高質高效的航材支援解決方案。 五、飛機拆解業務步入正軌 2019年,中國民用航空局向中龍歐飛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頒發了全國首個航空器拆解維修許可證,開啟了民航維修產業新的里程碑。這標志著我國飛機拆解業務全面步入正軌。同年,天津海特、廈門太古、東航技術分別獲得飛機拆解許可證。飛機拆解業務的興起,一方面,促進我國飛機二手器材的國內大循環,二手器材的應用可以大幅降低航材成本,滿足航空公司的航材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增加資產處置收益,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推動我國航空器拆解業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去。 六、南航打造工程技術資源平臺 十三五期間,南航與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珠海保稅區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聯合打造成立了南航工程技術資源平臺,在共同開發飛機和發動機維修、技術咨詢及支持和培訓等服務項目進行深層次的合作。這是南航機務板塊有別于國東海維修產業形態的一次嘗試。與此同時,GAMECO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2020年9月,三期18號維修機庫鋼結構屋架順利提升到位,亞洲第三大跨度維修機庫正式封頂,該機庫建成后,可同時容納六架寬體飛機(含A380和B777-300ER)、五架窄體飛機共11條生產線進行深度維修,竣工后的GAMECO將擁有30條生產線。 七、客改貨能力建設 十三五規劃提出了關于航空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推動我國航空貨運業的健康發展。意見指出,要鼓勵航空物流業做大做強,完善航空貨運發展政策體系,積極發展航空快遞業,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鼓勵傳統航空貨運企業通過運營合作,聯合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方式,實現規模化,網絡化,專業化發展。 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防疫等物資的快速投送需求對航空運輸業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也充分暴露出我國在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方面存在著巨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客改貨業務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2018年07月,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STAECO)成功向波音公司交付全球首架波音737-800 BCF飛機,這是我國波音窄體機客改貨業務領域的重要里程碑。2019年,Ameco正式向順豐交付第12架波音757-200客改貨飛機。2020年,GAMECO執行首架737-800客改貨業務,根據有關協議,波音公司將委托GAMECO執行40架B737NG飛機客改貨業務。 八、客艙加改裝市場火熱 十三五期間,我國消費結構升級帶來出入境旅游持續升溫,人們對航空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航空旅客需求多樣化將推動航空公司從“軟硬”兩方面不斷加大改進創新。其中客艙設施的安全性,差異化的舒適性與娛樂性,成為航空公司吸引旅客,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這將為客艙加改裝業務開辟出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十三五期間,Ameco大力推動客艙改裝能力建設,2018年,在飛機客艙內飾結構強度驗證能力建設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該項目的相關創新成果——《基于全尺寸試驗的符合性驗證體系研究》獲得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三等獎,標志著Ameco在民航飛機客艙設計制造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019年推出最新空地互聯產品“Ameconnect”,打造艙內WIFI、衛星通訊系統、地空互聯等機上互聯改裝服務,為客戶和旅客提供優質體驗。2020年,東航技術順利完成首架波音737客機斜平躺型公務艙座椅改裝,標志著東航已經拉開國內航線在窄體主流客機提供高端公務艙平躺式服務體驗的序幕。海航技術通過自主研發創新,順利完成海南航空737-800飛機的客艙無線局域網系統改裝工作,助力“智慧海南”在航空服務領域的落地實施。我們民航維修企業通過不斷提升改裝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適應并滿足客戶需要,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得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以最快的速度執行抗疫物資國際援助運輸任務是各大航司的核心工作,因此,對寬體機客艙改貨艙布局調整異常迫切,包括:Ameco,GAMECO,東航技術,山太、廈太等在內的飛機維修企業迅速行動,完成“客轉貨”改裝任務,為我國疫情的防控工作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九、數字化維修應用 十三五規劃指出,加強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實施一批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示范項目。將在航空器全壽維修和數字化維修方面加強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形成突破,建設一批民航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 十三五期間,Ameco在飛機健康管理和數字化維修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完成兩項民航局科技創新引導資金重大項目“民用航空狀態維修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和“機載數據及移動設備技術研究與應用”,突破了飛機故障診斷和性能預測的關鍵技術,綜合利用飛機傳感器數據、測試測量數據、維修記錄數據,搭建起以數據為核心的飛機狀態預測與維修作業管理平臺(APCM)。南航創建了飛行大數據工程應用平臺,打造空地一體化的飛機健康管理工程體系。東航與美國GE公司合作,深化數字化合作,涵蓋發動機和飛機維修,質量安全,運營效率以及經營分析等多個數字化服務領域。2019年,海航技術與中移動合作,積極探索推動5G、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精準定位等前沿技術在民用航空維修領域的應用。 十、起落架大修能力布局 十三五期間, GAMECO在廣東清遠建成起落架維修公司,具備波音B737B777系列和A320A330系列飛機起落架大修完整能力的“一站式”維修中心。2020年,自主完成波音B777飛機起落架大修工作,已經成為國內綜合維修能力較強的起落架大修中心之一。2017年,東航與法國賽峰起落架系統公司合資,在西安組建民用單通道窄體客機起落架深度維修企業。為A320及B737系列提供起落架大修服務。目前,國東南三大航均具備了自有起落架大修能力,我國在飛機核心部件(起落架)維修能力建設方面取得了進一步加強。 海報分享 {{postData.favorites_isset ? '已收藏' :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