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凌晨時分,深圳機場一架波音787寬體客機起飛,客艙座椅上空無一人,只有國際快遞包裹。
這是菜鳥深圳-以色列常態化貨運包機首航。這一包機航線通過“客改貨”,有效增加了國際航空運力,持續幫助中國商家出口海外,穩定外貿基本盤。
據悉,以色列人日常喜歡網購中國的手機等電子產品。但受境內外疫情影響,我國國際貨運出現了國際郵件積壓和部分重要生產物資、醫療物資及消費品國際運輸困難的問題。菜鳥作為中國電商包裹出口的主要運輸通道,連月來發動一切力量找飛機,找航線,促出口,穩外貿。
此次,菜鳥聯合航空公司、喜洋物流等合作伙伴,將客機改成了貨機,開通了深圳到以色列常態化貨運包機航線,并保持每周一班的頻次。
這趟菜鳥包機除了在客機腹艙正常裝貨之外,客艙包括頭等艙在內也直接變身大貨艙,200多個座椅沒有一個乘客,而是裝上了快遞包裹。
這一改變后,飛機的載貨能力提升了10噸,可搭載數萬個國際快遞包裹,讓中國到以色列全鏈路快遞物流時效保持在10來天左右。
菜鳥網絡總裁助理、速賣通出口物流事業部總經理熊偉表示,菜鳥三月和四月預計啟動200架次包機,并通過保障包機干線、海外ehub和卡車網絡等關鍵節點的穩定,確保菜鳥全球物流網絡在疫情期間高效運營,幫助中國跨境中小商家持續賣往全球。
菜鳥全球物流網絡平臺數據也顯示,進入4月以來,中國到以色列物流訂單數量頻頻創下疫情以來的新高峰,逐步恢復到疫前水平,顯示出了跨境電商的強勁復蘇。(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