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2237,29號起飛”“東方2237,西寧進近雷達看到,保持一邊,上升到標準氣壓6300”,隨著地空通信設備中管制指令的發出,東方2237航班順利起飛,這是西寧進近空域調整后的第一架航班,標志著青海空管分局技術保障部通信室保障西寧進近空域調整工作順利完成。

明確方向早謀劃
為推進西寧進近管制區空域調整順利實施,確保內話席位及扇區調整與空域運行安全高效銜接,青海空管分局技術保障部通信室召開工作會議,依據《民航西北空管局關于調整及增設蘭州進近管制區、西寧進近管制區、管制扇區的請示》、《關于西北地區部分管制扇區優化方案的批復》,對進近管制區與內話席位、記錄儀通道及比選器通道匹配作出相應調整。
技術保障部通信室以“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的大局意識開展本次工作,在工作會議中,首先讓科室成員逐個提出本次空域調整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并集體討論如何更好地為本次空域調整保駕護航;其次大家集思廣益針對本次空域調整的特殊性以及內話系統的底層邏輯共同商討出較為簡便、高效的內話調整方案,并在前期與廠家工程師溝通方案可行性;最后科室各成員明確職責分工,同時做到相互補位,確保空域調整前和調整期間各環節無縫銜接,安全運行。

強化責任細部署
本次空域調整是考驗技術保障服務是否到位的關鍵,技術保障部通信室在前期積極與管制運行部進近管制室積極溝通各項事宜,從席位調整到頻率和電話變化,做到最小變化、最優服務,把每一個細節都執行到位。
空域調整工作主要是新增進近扇區,并劃分內外扇區,且對部分扇區頻率進行了調換,因此,通信室需對主備內話席位和配置均作出相應調整,并匹配記錄儀對應通道。備用內話施密德系統于3月14日由一人配置、一人監督檢查的方式修改完成,“細節決定成敗,點滴關乎全局”,主用內話飛坤系統于3月20日由科室主任+技術主任強強聯合共同修改,在修改過程中將“細心”二字貫穿始終,做到每一項更改要求不遺漏、不疏忽。通信室人員還同步修改《通信室QSMS手冊》、《設備運行維護手冊》、《通信室應急手冊》,并集中進行學習,將目前西寧管制扇區變化和應急處置方案了然于心,為保障工作做好“防護墻”。
聚焦安全強落實
安全就是“時時放心不下”,安全就是“事事心中有數”,對于西寧進近空域調整工作,不僅僅是設備配置的更改,更需要從全局統籌進行落實,通過對修改條目的一次次核實比對,從監控、光端機到席位每一處都精準修改、規范操作、強化落實。
在調整工作中需將一個內扇區的對其比選器通道進行調整,匹配比選器站點和單獨臺站站點,在調整后通信室針對其他扇區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試頻工作,確保通信暢通,為安全工作打牢基礎。記錄儀通道調整和則由值班人員進行通道匹配并進行測試,一切準備就緒。20日凌晨,主用內話飛坤系統和備用內話施密德系統加載生效,通信室主任及4名業務骨干共同前往塔臺、進近、飛服現場進行設備正常確認,并對更改后的每一個席位所對應的頻率及電話進行通信測試,“扇區+席位+頻率+臺站,測試321”,一聲聲的測試聲在管制大廳此起彼伏,他們為安全工作再次念好“緊箍咒”。20日航班前1小時,值班人員再次進行試機工作,用敬業的精神和務實的態度再次確保空域調整后設備通信正常。
在青海空管安全運行的主戰場,技術保障部通信室是強化保障、勇于擔當的“行動派”,在本次空域調整工作中,作為一線機務員,立足本職崗位,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始終把真情服務體現到履職盡責的全過程、各方面,技術保障部通信室將繼續把真情服務作為出發點、優化服務作為著眼點、管制滿意作為落腳點,在保障青海空管分局安全工作上勇于擔當。
(文/圖 劉婷/陳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