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長三角綜合交通發展大會在南京召開,目前《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的編制工作已經啟動,航空專家建議在長三角地區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10月底,相關專家團隊也已著手調研,下一步將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戰略規劃。
在發展大會上,長三角機場群成了熱議話題。長三角機場群面臨核心城市機場運力趨于飽和、機場群的發展與城市群匹配度不高、機場數量密度領先,但業務量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匹配度不高等問題,此外,主要機場地面交通體系還不夠完善。
今年1月,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民航局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民航協同發展努力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合作協議》,民航局與三省一市一致認為,長三角地區有條件、有能力率先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由大到強,努力建成世界級機場群。數據顯示,長三角區域內共有23個機場,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且層級分明的機場體系,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飛行最為繁忙的三角地區之一,長三角空域復雜,軍民機場眾多,航班密集,運行矛盾突出。同時,機場飛行程序相互交織,航班密集,相互穿越,多機場、多跑道同時運行的矛盾突出。
目前,上海浦東、南京、寧波等地在進行改擴建項目,嘉興、蕪湖、宣城等地也有機場項目,蘇南地區在籌劃新建機場,多個機場已經或正在修編機場總體規劃。不過,新增機場與搬遷機場會滋生空域運行矛盾,主要原因在于過去對機場發展預估不足,很多機場處于建成就飽和,飽和再擴建的狀態。
另一方面,機場功能定位缺乏統籌,部分功能重疊,也將導致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比如,浙江快遞產業發達,但將每個機場都要規劃成貨運樞紐很難實現。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應該滿足層級清晰、功能全面、分工合理、覆蓋廣泛等特點。
有關機場地面交通體系問題,機場群可以打造于長三角軌道之上,在長三角區域內用軌道交通將機場連接起來,以提高旅客的聯運換乘體驗。
無論從自身發展需求,還是從國際經驗來看,長三角需要構建世界級機場群,可以浦東機場為核心,構建虹橋、南京、無錫、杭州、合肥等區域樞紐機場組成,并構建機場與城市快速銜接的軌道網絡。同時可以考慮建設一個新機場,滿足核心城市的航空旅行需求和缺口。新機場和上海中心城的直線距離最好不超過50公里,旅行時間不超過1小時。
本次大會還審議通過《長三角綜合交通發展大會倡議書》,提出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將共同強化長三角綜合交通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使命擔當;共同深化長三角綜合交通規劃有機銜接;共同加快長三角綜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促進長三角綜合交通科技創新示范引領;共同推進長三角綜合交通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共同推動長三角綜合交通管理服務高效協同。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