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卡塔爾航空在確認一起盜竊事件后,將一名涉事乘務員解雇。該事件發(fā)生在從多哈國際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商務艙航班上。

事件發(fā)生在2025年3月28日,飛機即將降落在新加坡時,一位商務艙乘客將手機留在洗手間內(nèi),幾分鐘后他返回時,手機竟不翼而飛。乘客通過追蹤技術,確認丟失的手機定位在新加坡一處機組人員酒店內(nèi),隨后被運往菲律賓。
卡塔爾航空的調(diào)查證實了盜竊行為,并將涉事乘務員被解雇。然而,該航空公司的客戶服務回應被描述為存在延遲、溝通不一致,以及乘客所稱的賠償不足,未能解決盜竊行為造成的更廣泛影響。
該航空公司最初對乘客的詢問置之不理數(shù)周,然后才提出949新加坡元(約合560英鎊)的賠償,僅用于支付設備的更換成本。
這位乘客強調(diào),考慮到商務艙的高昂費用,他對航司服務補救的期望特別高,但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由于對航空公司處理此事的方式感到不滿,涉事乘客已將事件投訴提交給卡塔爾民用航空管理局和新加坡民航局(CAAS)。這些正式投訴不僅涉及盜竊行為本身,還涉及后續(xù)航司服務失職,進一步加劇了事件的嚴重性。
據(jù)報道,卡塔爾航空進一步的溝通將確認的盜竊行為錯誤地描述為“無人看管的個人物品”,這與其自身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