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月29日東航和南航的2018年報數據的披露,國航、東航及南航三大航空央企去年業績一覽無遺。2018年,國航、東航、南航三家航空公司營收分別實現1367.74億元、1149.3億元和1436.2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均達雙位數;受油價和匯兌損失等因素影響,2018年三大航空央企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僅國航保持正增長,扣非后三大航空公司凈利潤均呈下降態勢。
三大航空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均下滑
具體來看,南方航空的營收在三大航空公司中居首位,達1436.23億元;東航則營收增長率位居第一,增幅為12.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方面,除國航外,其他兩大航空公司均下降。東航和南航分別下降五成左右,降幅分別為57.35%和49.56%。
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三家航空公司的凈利潤均為下降態勢。南航降幅為55.07% 東航降幅為56.96% 國航降幅為8.40%。
在客運率方面,三大航空公司去年的客運率均保持在80%以上,其中南航客運率最高,同比增長0.23%至82.44%;國航客運率最低,同比下滑0.54%至80.6%。三大航空公司中,只有國航客運率下降。
在可用座公里(ASK)和收費客公里(RPK)方面,南航遙遙領先。數據顯示,目前南航的機隊規模達到840架,超過國航的684架和東航的692架,而南航在去年機隊規模增幅也位居第一,同比增長11.4%。
航油成本為最大運營成本 去年三大航航油成本增幅均超三成
在報告中,三大航空公司均表示,航油成本是最大的運營成本。若國際油價出現大幅波動,會進而影響到公司經營業績。
具體來看,2018年,國航航油成本同比增長35.45%至384.81億元,占營業成本33.42%。國航對此解釋為,主要是受用油量增加及航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在其他變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倘若平均航油價格上升或下降5%,航油成本將上升或下降約19.24億元。
東航航油成本同比增長34.02%至336.80億元,占營業成本32.89%。東航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加油量同比增長7.28%,增加航油成本人民幣18.29億元;平均油價同比提高24.93%,增加航油成本67.20億元。在不考慮燃油附加費等因素調整的情況下,如平均航油價格上升或下降5%,航油成本將上升或下降約人民幣16.84億元。
南航航油成本同比增長34.57%至429.22億元,占營業成本33.37%。主要是由于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以及飛行小時同比增加8.03%。南航方面,假定燃油的消耗量不變,燃油價格每上升或下降10% ,營運成本將上升或下降人民幣42.92億元。
3月29日,據發改委網站公告,國內成品油價格因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下調。或受此消息影響,昨日三大航空央企股價大漲超5%,其中東方航空漲停。
匯兌損失拖累三大航空公司業績,去年三大航匯兌損失總計約62億
匯兌的影響也不可小覷。據東北證券研報,2018年人民幣先貶值后急升:前三季度,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5.3%,其中 Q3單季 度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4%。造成航空企業財務費用大幅上升,拖累凈利。
2018年,國航匯兌凈損失為23.77億元,而2017年同期為匯兌凈收益29.38億元。
東航外幣負債主要以美元負債為主,2018年,公司產生匯兌損失人民幣 20.40 億元,而2017年公司產生匯兌收益人民幣20.01億元。南航報告期內匯兌損失人民幣17.42億元,而上年同期匯兌收益人民幣17.90億元。
東航表示,2018 年,公司通過發行超短期融資券、人民幣貸款等方式開展人民幣融資,優化公司債務幣種結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美元債務占公司帶息債務比重降至21.51%。
南航表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財務費用的影響較大,假定除匯率以外的其他風險變量不變,于2018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升值(或貶值)1% ,將導致股東權益和凈利潤增加(或減少)人民幣1.95億元。
行業競爭加劇,低成本航空及高鐵“崛起”帶來沖擊
在年度報告中,三大航空公司均表示,中國國內市場中,民營航空公司呈現上升態勢,低成本航空公司搶占市場份額,以及高鐵等替代性交通方式對中短程航線存在極大沖擊。
此外,國航表示,中國二線城市機場遠程航線發展迅速,去樞紐化現象明顯。隨著航線范圍的逐步擴大,國內擁有寬體飛機的航空公司均積極參與二線城市遠程市場的發展。這將對公司的樞紐化運營帶來一定的分流影響。
東航則表示,航空運輸業具有高技術要求和高運營成本的特點。包括飛機、發動機、航材、航油及信息技術服務等關鍵運營資源的可選供應商有限,同時航空公司為降低運營成本,通常采取集中采購的方式獲取運營資源。如公司主要供應商出現經營異常,可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來源:《新京報》?張澤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