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間,多家航空公司紛紛發布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
-
中國國航預計虧損185億到210億,而去年全年虧損額為166億元; -
南方航空預計虧損102億到121億元,而去年全年虧損額為121億元; -
中國東航預計虧損170億到195億元,而去年全年虧損額為122億元; -
吉祥航空預計虧損16.2億元-19.2億元,同比轉虧; -
春秋航空預計虧損12億元-13億元,同比轉虧。
而剛剛完成破產重整的ST海航在前一日也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2年半年度凈利潤虧損119.5億元-129.6億元。與此同時,公司在公告中透露,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到2022年上半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32.5億元至-42.6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ST海航再度資不抵債。
關于虧損的原因,多家航空公司普遍表示,存在疫情反復、油價高企、匯率波動等多因素,其中主基地位于上海的航空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受影響尤其明顯。
中國國航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全球航空業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特別是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導致國內航線投入大幅減少;國際航線投入仍持續受限。油價攀升、匯率波動進一步加劇了公司效益改善的難度,主業相關投資企業的經營業績同樣受到影響。
南方航空表示,報告期內,國內民航業受疫情反復、油價高企、人民幣貶值等多重沖擊影響。2022年上半年公司運力投入和收入客公里同比分別下降34.3%和42.6%,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4.8%和64.8%。
中國東航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沖擊,民航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民航運輸生產跌入低谷,運輸總周轉量293.4億噸公里,為2019年同期46.7%,旅客運輸量1.18億人次,為2019年同期36.7%。公司總部位于上海,經歷了疫情沖擊的嚴峻挑戰,同時,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等,也進一步加重了公司的成本壓力。
吉祥航空表示,報告期內,新冠疫情影響持續,特別是2022年第二季度,國內多地疫情散發,民航最為發達的上海等地爆發疫情,民航旅客出行需求極度萎縮,同時公司由于主基地位于上海,二季度中大多數時間處于封控期間,公司整體運行航班量急劇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春秋航空表示,上海作為公司注冊地,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作為主樞紐基地占據公司最大運力。本輪疫情在上海爆發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都是空前的,對公司航空運輸主營業務的開展造成了重大打擊,日航班量自3月21日首次跌破百班次后,共計18天低于百班次,最低至54班次,4月份在冊日利用率小時也創下開航以來最低的2.1小時,當月可用座公里數同比下降76.0%,客座率低至66.7%。
ST海航表示,本次虧損主要是由于經營性虧損和財務匯兌損失所致。受新冠疫情反復、航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上半年經營性虧損約為78億元-8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虧約27億元-36億元;財務匯兌損失約為39億元-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虧約47億元-50億元。